前一篇文章談到,第二代企業大學的定位必須是企業使命導向,並與企業策略緊密結合,有些文獻,甚至認為企業大學需要像企業的其他事業單位 (Business Unit) 一樣,為自己的營運負責,也就是企業大學要能對企業提出具體的價值證據 (Evidence of value)。
在這樣的一個思維下,企業大學的設計就需要具備下列的功能:
1.指導委員會:這是一個由高階主管與企業大學核心人員組成的組織,主要目的在找出企業大學與企業使命及策略的連結點。
2.策略發展:發展企業大學的願景、使命、策略與績效衡量指標,並建立企業大學的標誌 (Logo) 與品牌。
3. 顧客服務:設立專案經理 (Account Manager)來扮演企業事業單位與企業大學間的橋樑,有點像顧問公司的業務工作,去掌握內部客戶的需求,並整合企業大學的資源提供滿足需求的訓練發展方案。
4.行銷:設計行銷活動,對企業全體員工行銷企業大學的產品與服務,宣揚訓練發展的價值,並建立企業大學的口碑與品牌。
5.顧問諮詢:提供需求分析、訓練發展藍圖或方案設計、訓練成效評估、知識管理、實務社群… 等等服務項目的研究、開發、執行與持續改善。
6.行政支援:包括一般行政、供應商管理、檔案圖書管理與企業大學績效評量…等等。
第一代的企業大學,大都是以成本中心 (Cost Center) 的模式在運作,對企業價值的展現,比較聚焦在證明存在是值得的 (Worth),到了第二代的企業大學,則強調營運要像一般的事業單位一樣,要對企業提出策略性價值證據了,您準備好邁向第二代企業大學了嗎?
References:
1. Mark Allen (Edit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orporate universities: innovative approaches for developing people and expanding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Pfeiffer 2007.
2. Bonni Frazee, “Corporate Universities: A Powerful Model for Learning”, 2002
http://www.clomedia.com/content/templates/clo_feature.asp?articleid=51&zoneid=29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