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中,一位高階主管學員向我表示....
「假如我依照你剛剛提到的,有關訂定目標的SMART原則,也就是目標要符合非常明確的(Specific)、可以被衡量的(Measurable)、可以在能力範圍內被完成的(Achievable)、和總目標有關聯的(Relevant),以及有時間限制性的(Timing)等條件,來為我的部屬訂定他們未來的任務及目標,並且在嚴密的監督下,強力要求他們務必完成。是不是這樣子就可以省掉許多的爭議,而且能使命必達?」
「是有可能,但也不盡然…」這時,我忽然想起那一件幾乎毀了所有參與者和公司未來目標的往事。
當年為了增加公司的競爭力,所有相關的組織都卯足全力將剛開發的新技術應用到生產線上。就在大量生產的前夕,部門最高主管召集了所有下屬主管開會,並且當場宣布新技術的生產目標將比原先計劃的提高五倍。
就在大家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之時,我請教主管更改目標的原因及依據。最高主管當時並未回答我的問題,也未進一步解釋,他只是表示,這個目標是他評估過的,主要是為了公司的前途著想。他當時還要求所有的主管畫押,為此目標背書。如果有任何人認為有困難,那麼後果要自行負責。當然在形勢比人強之下,大家都無奈地簽了。只是會後很多人私下表示,要達成主管的目標恐怕需要奇蹟出現。
只是奇蹟最後還是沒有出現。在連續幾個關卡出了問題、相關主管又離職後、計畫以慘敗收場。不但我們全部與會的主管都被懲處,最高主管也被董事會調職…。
事後,有別的部門主管詢問,「既然你們都討論而且畫押了,那就是你們的目標,為什麼不盡力完成它呢?」「誰說那是我們共同的目標?過程中有被溝通討論過嗎?那不過是主管的一廂情願,找我們當墊背的罷了。」有人不服氣地說。
其實目標設定的失敗,除了沒有目標或是目標不符合SMART原則之外,許多問題的發生往往來自於目標溝通的缺乏。
如果主管省略了目標溝通,不讓部屬知道目標設定後面的原因,甚至以「上面交待的」來搪塞,那麼在有疑慮的情形下,想要部屬把主管交待的目標變成自己負責的目標,就有了一定的難度。
假如主管在溝通過程中沒交待清楚自己的期望,以及說明與部屬績效相關聯的獎勵與懲罰,又沒經過討論,於是「你訂的目標是你的」,部屬感受是為人作嫁、事不關己,自然不會有強烈動機想要達成目標。
對於想法和選擇絕對不少的新世代員工來說,把主管交待奉為聖旨的神話已不復存在。主管在為部屬訂定目標時,除了須將對方的動機考量進去,也須運用互動參與式的溝通,在直接、真誠、堅定、尊重的原則下,儘量澄清對方的疑慮並激起熱情。
或許在開始時比較費功夫,一旦雙方形成共識後,在後續目標的落實上,就能輕鬆自在了。
「假如我依照你剛剛提到的,有關訂定目標的SMART原則,也就是目標要符合非常明確的(Specific)、可以被衡量的(Measurable)、可以在能力範圍內被完成的(Achievable)、和總目標有關聯的(Relevant),以及有時間限制性的(Timing)等條件,來為我的部屬訂定他們未來的任務及目標,並且在嚴密的監督下,強力要求他們務必完成。是不是這樣子就可以省掉許多的爭議,而且能使命必達?」
「是有可能,但也不盡然…」這時,我忽然想起那一件幾乎毀了所有參與者和公司未來目標的往事。
當年為了增加公司的競爭力,所有相關的組織都卯足全力將剛開發的新技術應用到生產線上。就在大量生產的前夕,部門最高主管召集了所有下屬主管開會,並且當場宣布新技術的生產目標將比原先計劃的提高五倍。
就在大家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之時,我請教主管更改目標的原因及依據。最高主管當時並未回答我的問題,也未進一步解釋,他只是表示,這個目標是他評估過的,主要是為了公司的前途著想。他當時還要求所有的主管畫押,為此目標背書。如果有任何人認為有困難,那麼後果要自行負責。當然在形勢比人強之下,大家都無奈地簽了。只是會後很多人私下表示,要達成主管的目標恐怕需要奇蹟出現。
只是奇蹟最後還是沒有出現。在連續幾個關卡出了問題、相關主管又離職後、計畫以慘敗收場。不但我們全部與會的主管都被懲處,最高主管也被董事會調職…。
事後,有別的部門主管詢問,「既然你們都討論而且畫押了,那就是你們的目標,為什麼不盡力完成它呢?」「誰說那是我們共同的目標?過程中有被溝通討論過嗎?那不過是主管的一廂情願,找我們當墊背的罷了。」有人不服氣地說。
其實目標設定的失敗,除了沒有目標或是目標不符合SMART原則之外,許多問題的發生往往來自於目標溝通的缺乏。
如果主管省略了目標溝通,不讓部屬知道目標設定後面的原因,甚至以「上面交待的」來搪塞,那麼在有疑慮的情形下,想要部屬把主管交待的目標變成自己負責的目標,就有了一定的難度。
假如主管在溝通過程中沒交待清楚自己的期望,以及說明與部屬績效相關聯的獎勵與懲罰,又沒經過討論,於是「你訂的目標是你的」,部屬感受是為人作嫁、事不關己,自然不會有強烈動機想要達成目標。
對於想法和選擇絕對不少的新世代員工來說,把主管交待奉為聖旨的神話已不復存在。主管在為部屬訂定目標時,除了須將對方的動機考量進去,也須運用互動參與式的溝通,在直接、真誠、堅定、尊重的原則下,儘量澄清對方的疑慮並激起熱情。
或許在開始時比較費功夫,一旦雙方形成共識後,在後續目標的落實上,就能輕鬆自在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