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傳承」是家族企業的關鍵議題,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昨(11)日表示,台灣只有5%的家族企業明列接班計畫,遠低於全球平均值16%,提醒企業主應制定明確的接班機制,以利家族企業壯大並永續經營。
資誠昨天公佈兩年一度的「2014全球家族企業調查報告」,調查對象涵蓋全球40個國家,共有2,378位家族企業領導者接受問卷調查,包括60家台灣家族企業,其中50%是製造業、8%是零售業、7%是營建業,其它在5%以下。有8家台灣家族企業接受深度訪談,受訪者多為第二代,年齡層在44歲以下,企業年營收介於500萬美元到5億美元之間。
資誠所長張明輝說,台灣企業以家族企業為主,公司治理能力將是脫胎換骨的關鍵,唯有建立符合家族企業的公司治理機制,包括決策過程的基礎架構及正式溝通管道,藉以協調衝突或紛爭,才能同時保護家族利益,並確保企業永續。
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王伯元指出,國內家族企業的董事會,多以親友擔任董監事,對公司治理難以發揮實質的影響力,台灣家族企業未來要與世界接軌,必須具有成熟、透明化的董事會,才能真正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與策略,並避免經營的盲點。
另外,台塑集團接班議題備受矚目,不具名會計師私下表示,目前九人小組的運作模式立意良好,不過若沒有「白紙黑字」制定接班計畫,並做好溝通,恐怕將引起家族成員之間的紛爭。
他說,企業最高決策單位為董事會,成熟的家族企業會將所有權、經營權分離,由家族成員擔任董事長,經營則交由專業經理人。不過,台灣的家族企業多無此規劃,由誰當家族股東、家族企業的接班機制,更需要明確規劃,並取得全家族的認同,避免產生糾紛,影響企業發展。
該份問卷調查指出,只有12%的台灣家族企業具備「家族憲章」,來預防和解決潛在的衝突,資誠表示,家族憲章可以監管和規範家族企業,在建立家族治理架構之後,也必須要有具體的接班流程,而目前只有5%的台灣企業具備此條件,比全球的16%低了許多。
針對家族企業的接班規劃,資誠指出,47%的台灣家族企業準備把所有權傳承給下一代,同時引進專業經理人,比起2012年時明顯高出17個百分點,顯示企業主除樂意看到下一代接班外,也不排除由專業經理人經營家族企業。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