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育要瞄準線下難以解決的需求
—IDG投資合夥人李豐
“對創業者來説,線上教育要瞄準線下難以解決的需求”,我想通過兩句話來闡明觀點,一是新生活方式大部分都與移動網際網路的特徵有關;二是每一個行業被破壞的時候,都是從線下有需求,但線下解決不好的地方開始。
那麼什麼東西線下有需求?從目前教育應用的角度出發,你會發現最熱的應用,比如口語、單詞、習題,幾乎都是線上下有需求,但解決難度大。在我看來,教育應被分為教和育。教本質上是內容的網際網路化,育則是服務流程的網際網路化。內容的網際網路化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將線下解決不好的內容網際網路化,形成符合新的網際網路生活方式的資訊獲取模式,例如將習題網際網路化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更好的體驗;另一方面則是將線下不可能形成的商業模式通過網際網路來實現。
內容是教育的核心因素,但網際網路上極少有人看到,所以需要“育”的支撐,也就是服務模式的網際網路化,而目前我們對這一領域涉足鮮少,例如上課體驗。因此,能夠把這些非核心因素真正做到網際網路上,得以讓用戶在網際網路上切實感受到這一服務,恰恰是其中最難的環節。我們在投O2O時所遵循的規律也同樣在於其是否解決了一個線下原來不合理或解決效率不高的地方。
線下不合理在於兩點:其一,在一對一教育當中,老師課籌的分籌比例佔學生的比例非常低。相當於你花100塊錢買服務,其中只有若干錢買了老師真正意義上的服務,剩下的錢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導致其不能花在老師的課籌上。其二,線下上課地點越來越多,但並沒有改變教育的本質。O2O其實本質上做的是資訊服務,但因為涉及到教育行業,所以大家把它稱為O2O教育,其實它與教育本質沒有關係。
教育創業要善於借助資本力量
—和君諮詢集團董事長王明夫
對創業者而言,在公司起步初期需要天使投資,公司在投資孵化的這一過程中逐漸成長,最終實現其創業價值;對基金公司而言,創業叫基金投資,基金公司通過這一過程實現其投資收益;而對上市公司而言,在創業過程中則起到領路人的作用,對創業公司提供具體的指導和幫助。
因此,創業公司一方面需要贏得基金的青睞,另一方面還需要贏得過來人的青睞。前者能幫助你的公司成長,後者能幫助你未來的管理規劃,從而實現盈利的最終模式:IPO或被並購。
所以,創業者不單要讀懂你的産品、商業模式、行業、目標用戶,同時要讀懂基金、上市公司,在資本視角下審視教育公司的創業成長,最終成長為令上市公司求之不得的需要。
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我建議上市公司與基金聯手,形成戰略聯盟結伴成長。首先,由於創業初始的成功率非常低,因此準備用於早期孵化的風險基金勢在必行。其次,上市公司需要與其戰略夥伴聯手成立孵化基金,以備目標成熟後的並購。因而對於已上市的公司,下一步的成長戰略應該是並購整合戰略。無論是投資方還是上市公司,或者是成長中的公司,都要把整體的戰略思維放在這個框架裏去思考,否則你的運勢和戰略思維是偏頗且片面的。
因此,我有以下四點建議:
一、網際網路教育和大數據將徹底改寫和顛覆傳統教育,所以凡是不基於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的教育産品、商業模式、教育企業都註定沒有前途。這個觀點應該成為判斷一個教育項目是否具備創業價值、投資價值或者並購價值的一條基本標準。
二、我們正處於基於移動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的教育形態早期,這是網際網路教育創業的黃金時代。
三、上市一定要優選A股市場,小公司新三板掛牌是首選。
四、創業早期需要保姆,創業後期需要戰略夥伴。
警惕網際網路教育泡沫下的“偽概念”
—真格基金投資合夥人馮新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網際網路泡沫的聲音已經有很多了,有人説,2015年整個網際網路教育就會迎來一撥泡沫的破裂,也有人警告大家,網際網路教育的寒冬馬上要來了。實際上泡沫是整個創投圈裏的一個核心遊戲規則。泡沫怎麼形成?是創業者和投資人雙方一起合謀形成的,是因為在這個市場上有大把連續創業沒有取得成功的創業者,這些人就像荒原上的狼一樣,眼睛是綠的,一旦有一個機會出現的時候,他們就會像餓狼一樣撲上來。
另外一撥人就是這些投資機構的投資人,這些投資機構的投資人手裏拿的錢是有時間週期的,必須在很短的時間裏把手裏的錢投出去,不管有沒有合適的創業者,都必須把錢投出去,所以在資金的壓力下,很多人會投入到這裡面,成為泡沫破滅的助推手。
在投資領域裏,在虛擬經濟裏,永遠不會出現理性的市場,如果這個世界上都是理性的人,就不存在投資這樣的行業,整個行業就是要靠泡沫推動的。也就是説,泡沫引領我們前進。
網際網路教育的泡沫下,現在出現的一大堆“偽概念”,包括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娛樂化學習、教育公平、打破大學圍墻,這些“偽概念”思考一下,沒有幾個是能夠站得住腳的概念。比如説移動學習,手機作為一個通訊工具,你在移動過程中,主要目的是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伴隨的是傳遞資訊,在這個時候能夠利用碎片化和利用工具來學習的就是背點單詞,聽一點聽力是有可能的。但如果你要參加託福考試,需要一天花上5-10個小時學習,僅靠一天20分鐘的碎片時間很難完成這個學習計劃。
網際網路對教育的改造將是一個漫長的滲透過程,10年、50年、100年……人類的學習方式一定會被網際網路徹底改變,但是這個過程是一個逐步滲透和融合的過程。疾風暴雨式的、摧枯拉朽式的教育革命不會出現。
新三板為教育公司上市最佳選擇
—民生證券首席分析師孫洪湛
高速發展的教育企業有統一的方向就是上市,並且希望引入一些有名的戰略投資人與之合作。全球資本市場對教育板塊估值最高的就是中國,中國的估值是美國的4-5倍,所以教育公司都想在A股上市。但在中國上市有很多政策的限制,其次是財務不規範的現象較嚴重,很多公司達不到指標。
證監會每年報批200家公司上市,大家都在排隊。如果公司現在達到2000萬元的凈利潤準備上市,按照正常情況,六年後才能上市,那時企業能不能存在都是問題。我的觀點是,大家一定要想好企業怎麼上市,因為正好趕上中國資本市場的黃金點。
教育行業大部分是小微企業或創新企業,所以主要目標是上新三板。新三板就是變相的註冊制,通過全國股份轉向市場,先進入新三板交易市場,因為新三板同樣可以融資,而且股權可以進行質押。上市和不上市,主要區別在於股份的流動性。上市後,股份有充分的流動性,可以進行質押,銀行能給貸款;不上市,股份就沒有價值,銀行不可能給你質押。上了新三板,目前股權是可以質押的,雖然折扣比較低,大概2-3折。
新三板的上市標準比較多元化,傾向於鼓勵網際網路或民生類項目,教育就是它重點扶持的項目。現階段國家和各地方政府鼓勵企業上市,掛牌新三板的企業能通過各種形式拿到政府的資助,抵消部分上市費用,甚至還有盈餘。
為什麼北京市政府大力扶持新三板,就是想發展出一個股權交易中心,能夠在全球股轉系統進行流轉,甚至連散戶也能去購買股票。整體上來看,一些優質企業在新三板有多種融資渠道,不管是上市、轉板還是和上市公司並購重組,都很好。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