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背後不變的真理,就是與時俱進。曾經,日本豐田汽車結合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即時生產與全員投入,締造極佳的經營績效。美國企業長期面對日本產品的威脅,迫使其反思,首創卓越經營(Business Excellence)績效模式,藉由1987年美國國品質獎(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 MBNQA)問世,獲得歐美先進國家響應。趁此風潮,我國亦於1990年率亞洲諸國之先,設立國家品質獎,堪稱國家最高經營品質榮譽。 時至今日,隨著全球化經濟時代來臨,企業面對的挑戰並不亞於當年。在此,本報將逐一剖析以卓越經營模式為主軸的理論與應用工具,協助企業持續改善,厚植先發制人的競爭實力,穩健邁向卓越經營。
無論我國或美國的國家品質獎,其評審標準的第一個項目都是「領導」。「領導」固然在不同場合或有不同的定義、解釋,就我國國家品質獎之意涵,係指卓越經營必須源自高階經營層的承諾,為組織設定經營理念(組織經營的最高指導原則)、價值觀、使命(組織存在的價值)與願景(組織未來要達到的境界),依據環境變化,展開流程、銷售(市場與顧客)、人力資源、知識管理、研發創新、財務及資訊等策略,規範組織行為準則;除了以身作則外,與員工進行有效溝通,激勵員工積極投入工作與學習,在良好的公司治理制度下,維持組織穩定運作,搭配各項工具使用,參與式解決問題,營造深富品質、學習、符合法規與倫理道德的組織文化及工作環境,並贏得相關利害人的認同和支持,以持續改善、追求卓越,進而達到經營績效的長期成功。
運用TPIM 發展總體經營制度
高階經營層面對落實組織的經營理念、使命、願景、核心目標,以及各項經營策略的課題,有許多的觀念與工具可用;比方「經營績效整合管理」(Total Performance Integration Management, TPIM),即是一個具備實現經營理念、使命與願景,且具可操作與執行的模式。
組織需要的是導入一套具備系統邏輯的體制,可以清楚融入組織因應環境策略的現有議題,最終應發揮並落實總體經營績效。在執行層面上,高階經營層的使命,是設定企業價值觀與遠景,並將經營願景描述明示,與員工及利害關係人進行溝通,進而由各單位主管考量組織的競爭態勢,與高階經營層共同討論與建立策略性思維,展開承接願景所產生的營運計畫目標,並將組織總目標依達成目標之各種關鍵要素,轉化成為各執行部門績效管制項目,即建立各部門的「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促使各部門主管都能發揮其核心的管理效能,以因應市場變化機制、顧客需求及內部改善等總體性活動,發揮最佳的經營效能,提升組織績效,實現經營者的願景與想法。
部門目標與組織目標 應緊密結合
同時,藉由經營績效整合管理(TPIM),亦能將業績目標與體質目標加以整合,透由發展與革新的活動過程,發展為足堪因應變局及挑戰業界No.1的自主經營管理制度。
經營績效整合管理(TPIM)系統的主要建構方法,係將各部門績效指標從組織整體營運績效目標分別依權責向下展開,使部門目標與組織營運目標作緊密結合。由於需要對部門管理目標進行績效公式計算的制定,達到直接影響整體績效的效果,因此建立各項關鍵績效指標(KPI)時,各部門主管必然要對公司的策略與影響績效程度的貢獻值,達成共識,並依部門內各項指標的關係密切程度,賦予不同權重,如此,組織即可簡單快速的計算與衡量各部門、各項指標及對組織貢獻程度的展開體系,並定期檢視各部門達成率,針對未達成指標進行檢討與改進,才能有效整合、掌握部門與組織整體營運目標。
和椿科技 申請驗證及獎項
和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80年,主要代理自潤軸承、線性軸承等傳動、驅動元件,伴隨臺灣高科技產業的起飛與科學工業園區的設立,業績不斷成長。1990年後,和椿科技深感「代理」是沒有根的經營模式,本著使命「協力建設高品質的臺灣製造業」,從貿易代理商轉型走向製造業,其核心思考著重於關鍵性技術的引進及研究開發與生產製造,提供追求最高附加價值產品的產出與最大效益的發揮。
轉型過程中,和椿科技張永昌董事長即宣示,擬藉由申請各項驗證及獎項,從中汲取改善方向,進而提升經營體質與績效。1996年,和椿科技首先獲得歐盟合格標誌(European Conformity Marking, CE Marking),取得ISO-9001國際品質管理系統驗證,接著陸續榮獲台灣精品標誌、國家產品形象銀質獎、國家產品形象金質獎、小巨人獎、國家磐石獎及創新研究獎等,並於1999年創立Aurotek自有品牌。
其中,和椿科技最受矚目的一役,係其透過角逐第18屆國家品質獎而邁向卓越經營的過程。和椿科技融入TQM的精神導入以經營績效整合管理(TPIM)為主軸的卓越經營活動,包含:(一)釐清經營理念、使命及願景,敦促各部門展開方向正確的中長期計畫及年度目標、策略,建立目標值,推動內部轉變為目標導向的管理體制;(二)成立專責單位,負責統計關鍵績效指標(KPI),協助進行改善活動,並於常規性月會、週會上提出建議,藉此提高會議品質,訓練主管自主思考的能力;(三)對於連續三次未能達成的指標,成立專案小組改善問題,務求與目標有效結合。此外,和椿科技並應用以國家品質獎為核心的卓越經營評量進行自我評核,針對有待提升之處予以強化,整合經營策略、技術創新及改善,啟動內部的改善機制。
和椿董事長表示,獲得國家品質獎是至高的榮耀,也是承諾的起點、責任的開始,和椿將以「提供一貫而完整的解決方案」為使命,並秉持著「誠信實在,精益求精」的一貫理念,提供產品一次購足及客製化的服務為目標,為台灣產業做出最完美的貢獻。
追求卓越已成為和椿人的文化與共識,未來除了在全面品質管理的基礎上,不斷以創新的流程或產品滿足並超越顧客的期望,對於節能、環保、員工、社會也會投注更多的資源與心力,以盡善社會公民的責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