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資深產業顧問 張寶誠 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 企業經營到了第4季,便進入了審視年度目標的時刻。績效管理是一套有系統的管理活動過程,藉以建立組織與個人對如何達成目標的共識,進而採取有效的員工管理方法。 因此,任何組織都希望透過績效管理有效的評估、運用來發展員工工作能力與技巧,達到提升組織的綜效。績效管理深深影響組織成員的行為與發展,一旦績效缺乏公理正義,或獎酬淪為齊頭式平等,皆會打擊團隊士氣,阻礙組織邁向卓越。 績效管理之良窳,關鍵在於「人」。通常影響員工績效優劣的因素包含:技能、對工作內容與環境的滿意度、對組織的認同,以及身心健康等。 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實仔細推敲這句話不無道理。人的能力結構涵蓋了信念、價值觀、素質、個性、性格、動機等「資質」,以及知識、技巧、態度、以及行動等「職能」兩大部分。 資質可變性低;職能可變性高。職能尚可透過完善的教育訓練與學習來提升,但價值觀、動機則必須倚賴組織確立願景、型塑企業文化,來建立共識。 然而,企業文化與價值觀的內化非一蹴可幾。在組織人才養成及企業文化深化與價值觀內化的過程中,360度評估強調對「人」關係,並將之表現在評估上,不失為一項有效的工具。 結合五項「核心職能」(創新、專業、盡責、精實、學習)與六項「管理職能」(願景與策略、溝通技巧、分析能力、領導能力、團隊發展、績效管理),可建構出多面向「動態式」績效發展與管理模式,不僅重視結果,亦重視交付成果的過程與行為。 此一多面向績效回饋制度系統,包含「管理職能評鑑」、「核心價值評核」及「工作績效評估」三個構面。 前兩項構面的評核方式採取360度評估,從多元角度挑選不同「評核者」,包括:主管、同儕、自己、部屬,透過多元向度的考評,提高評核結果的客觀性及參考性。 「管理職能評鑑」針對所有擔任管理職的主管進行360度評鑑,目的在於評估主管是否具備有效達成管理目標所需的人格特質、領導管理觀念與技能。 透過多維評鑑與分析,以了解其現有管理職能的優缺點,輔以訓練,改善缺點,促使領導行為配合組織成長正向改變。 「核心價值評核」的目的,在於評估同仁是否擁有符合組織價值觀及達成使命、願景必須具備的能力(行為準則)。評核者包括:直屬上司、自己、同儕及內部顧客,除評核者選定機制外,另擬訂隨機抽樣原則,雙軌並行,以提高評核結果的信度與效度。 「工作績效評核」的目的在於評核每位同仁當年度應達成的工作(產出)目標。為兼顧任務達成及能力發展,採取動態式指標設定的方式,由主管及部屬針對年度目標與策略,選擇適當的績效指標及分配權重,透過雙方溝通及確認,經主管核定後作為年度績效評量的依據。 透過360度績效評估管理機制,除了驅動組織與人才快速成長,也讓同仁知道當前處境以及組織未來發展的目標,使同仁看得見企業未來藍圖,擬定各項方案促動變革,高績效團隊始可預期。 |
當我們通過各種需求調研方法,挖掘出企業業務痛點及需求后,就要開始針對企業的問題進行分析診斷, 哪些培訓來解決,哪些管理來解決,最終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培訓項目,從而使企業的問題,得到系統性解決。 要想培訓專案完美落地,學習項目的設計與運營管理至關重要。 如果只是單純交付一些課程,意義真的不大。 培訓管理者一定要成為價值的創造者,而不是價值創造的追隨者。 怎麼理解? 所有學習項目都必須上接戰略下接績效,所有的培訓管理者都應該站在業績的原點和戰略的原點,去思考培訓項目的設計,去開展評估,推動培訓價值的產生 ,而不是僅僅簡單地安排課程,安排老師。 在這裡,我們一定要認真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老闆要將大量的費用投入到培訓中,而不用作獎金或者營銷費用? 你需要考慮這個問題,因為你的老闆也時常會這樣想,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培訓人要做思維和實踐的整體轉變,要從交付課程到驅動業績。 具體要怎麼做呢? 首先培訓項目的設計 要符合教學心理,也要符合問題解決路徑,還需要得到企業內部各方的配合。 畢竟學習是一種心理學現象。 要想學員學得好,教學工作就要符合學員的心理規律,根據心理學理論,人的大部分行為是受潛意識控制,培訓就是要改變這種潛意識行為。 瞭解這一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改變行為這麼難了,為什麼學員聽課後,回到工作崗位還是老樣子,同時也我們指明瞭方向:靠說教,是無法改變行為的。 真的是古人不曾欺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只有我們將理論結合實際,高頻反覆地進行學習和練習,才能形成肌肉記憶,最終達到行為的改變。 因此,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社會中, 我們不僅要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工作,而且更重要的是學習的內容要有適用場景,或能結合實際進行訓練,從而改變員工行為,進而提高企業績效。 專案需要完美落地,培訓管理也相當關鍵。 培訓管理涉及人(老師、學員)、流程、有形展示,各方面有效配置方能達到完美的授課效果。 如果企業沒有辦法進行沉澱並最後形成一種落地的管理工具,將是一個非常耗費人力複雜繁瑣的工程。 所以, 管理流程和管理工具的標準化和合一化非常重要,這能夠大大減少工作量和管理成本。 那麼我們要如何選擇培訓管理工具? 好的培訓管理工具是怎樣的? 好的培訓管理工具,不是簡單地將面授課程搬到線上,而是專門...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