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
有業界人士將2013年作為在線教育的元年,因為專業在線教育平台在2013年呈現了井噴態勢,一如幾年前的團購和再早些的視頻網站。一時間,在線教育也獲得了風險投資的青睞,有數據表明,截至2014年9月,獲得投資的在線教育企業已經達到60家以上。
風險投資的蜂擁而至自然成為在線教育模式迅速走向成熟的關鍵,有一大批創業者正盤算著介入這一領域,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燒完錢之後被清洗出局。其實在筆者看來,只有諸如門戶、BAT這樣的巨頭以及比較知名的培訓機構可以玩兒在線教育,對專業的在線教育平台而言,大多數無法逃脫倒閉的命運。
在線教育平台並沒有規模化的盈利模式
首先,在線教育平台並沒有規模化的盈利模式,付費購買課程被視為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但這種模式具備很大的不確定性,例如如何獲取優質的課程資源,如何確保自己的課程資源優於競爭對手,如何持續吸引會員等等。
要解決上述問題,在線教育平台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高薪聘請或簽約知名專家,這樣可以確保平台內容的優質性。這種模式和很多自媒體平台邀請專家入駐是一回事兒,不同之處在於,自媒體已經形成規模化發展,並且有自己的產業鏈,所以很多平台不需要花錢就有專家入駐。但在線教育平台不同,在線教育更多是發動線下的師資到線上來開展各類課程,如果沒有利益牽扯進來,就無法吸引優質的師資資源。
換句話說,在線教育平台如果真正想做大做強,就必須籠絡足夠多的優質人才,定期發布優質的教育資源,否則,僅靠幾本題庫和教材就想把平台做大做強,也未免太天真了。當然,如果要引入優質的教育資源,在線教育平台的運營成本也必然會大幅增加,再加上營銷推廣這個無底洞,很少有在線教育平台能撐到黎明。
部分平台步子邁得太大,沒找准定位
在線教育的覆蓋面很廣,這使得在線教育平台呈現了分門別類的發展趨勢,比如有針對中小學生的基礎教育服務,比如勤學客,也有針對大學生、成年人的考研考博考公務員服務,比如粉筆網,還有的致力於做素質教育類垂直網站,比如眾眾網。
如果是針對大學生或者成年人提供服務這還很容易理解,針對中小學生提供服務這就讓人匪夷所思了。因為絕大多數中小學生仍偏向於接受傳統的學校教育,對這種在線教育並不感冒,所以,這類平台其實是步子邁得太大,沒有找准定位,最終走向倒閉。
當然,至於什麼素質教育類垂直網站,這就更“火星”了,要知道,現在整個教育體系仍是以“應試”為主,無論家長還是學校都更看中分數,雖然筆者也不贊同這種應試教育,但從市場層面來看,還是貼近“應試”教育的教育網站更有前途一些。
總的來說,如果專業的在線教育平台貼近市場需求,可能活得久一些,甚至不排除高價出售,相反,如果步子邁得太大,沒找准定位的話,那只會死得更快。
BAT、門戶等巨頭和培訓機構更適合做在線教育
在筆者看來,創業者已經沒有必要再往在線教育裡面扎堆了,當然,風險投資也不可盲目投資這一領域,因為對在線教育而言,BAT、門戶等巨頭以及培訓機構其實更適合做在線教育。
BAT和門戶的優勢在於有資金,有用戶,有流量,所以做起來更得心應手。像百度的百度教育、騰訊的騰訊課堂都算做得很不錯,百度可以以搜索為流量導入工具,而騰訊則可以以QQ為平台依托,雙方都有自己的生態體系可以做大在線教育市場。
再者,培訓學校也適合做在線教育,因為其潛在用戶很多,基本不用花錢就可以直接推廣。而且,基於線上線下的模式還可以達到o2o的效果,以線下教育為主,線上教育為增值服務的模式,可以更好的貼近用戶需求,提升教育培訓的靈活性。
有業界人士將2013年作為在線教育的元年,因為專業在線教育平台在2013年呈現了井噴態勢,一如幾年前的團購和再早些的視頻網站。一時間,在線教育也獲得了風險投資的青睞,有數據表明,截至2014年9月,獲得投資的在線教育企業已經達到60家以上。
風險投資的蜂擁而至自然成為在線教育模式迅速走向成熟的關鍵,有一大批創業者正盤算著介入這一領域,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燒完錢之後被清洗出局。其實在筆者看來,只有諸如門戶、BAT這樣的巨頭以及比較知名的培訓機構可以玩兒在線教育,對專業的在線教育平台而言,大多數無法逃脫倒閉的命運。
在線教育平台並沒有規模化的盈利模式
首先,在線教育平台並沒有規模化的盈利模式,付費購買課程被視為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但這種模式具備很大的不確定性,例如如何獲取優質的課程資源,如何確保自己的課程資源優於競爭對手,如何持續吸引會員等等。
要解決上述問題,在線教育平台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高薪聘請或簽約知名專家,這樣可以確保平台內容的優質性。這種模式和很多自媒體平台邀請專家入駐是一回事兒,不同之處在於,自媒體已經形成規模化發展,並且有自己的產業鏈,所以很多平台不需要花錢就有專家入駐。但在線教育平台不同,在線教育更多是發動線下的師資到線上來開展各類課程,如果沒有利益牽扯進來,就無法吸引優質的師資資源。
換句話說,在線教育平台如果真正想做大做強,就必須籠絡足夠多的優質人才,定期發布優質的教育資源,否則,僅靠幾本題庫和教材就想把平台做大做強,也未免太天真了。當然,如果要引入優質的教育資源,在線教育平台的運營成本也必然會大幅增加,再加上營銷推廣這個無底洞,很少有在線教育平台能撐到黎明。
部分平台步子邁得太大,沒找准定位
在線教育的覆蓋面很廣,這使得在線教育平台呈現了分門別類的發展趨勢,比如有針對中小學生的基礎教育服務,比如勤學客,也有針對大學生、成年人的考研考博考公務員服務,比如粉筆網,還有的致力於做素質教育類垂直網站,比如眾眾網。
如果是針對大學生或者成年人提供服務這還很容易理解,針對中小學生提供服務這就讓人匪夷所思了。因為絕大多數中小學生仍偏向於接受傳統的學校教育,對這種在線教育並不感冒,所以,這類平台其實是步子邁得太大,沒有找准定位,最終走向倒閉。
當然,至於什麼素質教育類垂直網站,這就更“火星”了,要知道,現在整個教育體系仍是以“應試”為主,無論家長還是學校都更看中分數,雖然筆者也不贊同這種應試教育,但從市場層面來看,還是貼近“應試”教育的教育網站更有前途一些。
總的來說,如果專業的在線教育平台貼近市場需求,可能活得久一些,甚至不排除高價出售,相反,如果步子邁得太大,沒找准定位的話,那只會死得更快。
BAT、門戶等巨頭和培訓機構更適合做在線教育
在筆者看來,創業者已經沒有必要再往在線教育裡面扎堆了,當然,風險投資也不可盲目投資這一領域,因為對在線教育而言,BAT、門戶等巨頭以及培訓機構其實更適合做在線教育。
BAT和門戶的優勢在於有資金,有用戶,有流量,所以做起來更得心應手。像百度的百度教育、騰訊的騰訊課堂都算做得很不錯,百度可以以搜索為流量導入工具,而騰訊則可以以QQ為平台依托,雙方都有自己的生態體系可以做大在線教育市場。
再者,培訓學校也適合做在線教育,因為其潛在用戶很多,基本不用花錢就可以直接推廣。而且,基於線上線下的模式還可以達到o2o的效果,以線下教育為主,線上教育為增值服務的模式,可以更好的貼近用戶需求,提升教育培訓的靈活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