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培訓供給側改革的關鍵:企業大學提供人才發展解決方案

2016-02-19 熊俊彬 
新常態下, 2016 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在穩定總需求適度增長的同時,中央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供給側改革的推行標誌著中國經濟政策迎來重大轉折,未來它將影響到每個行業的發展乃至每家企業的經營。

企業培訓市場同樣需要進行供給側結構調整。總的來看,當前企業培訓市場發展較快,專業化服務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2010 年前後培訓市場一直保持 30% 左右的高速增長。但是近年來,企業培訓市場增速放緩, 2015 年大量培訓機構營業額不增反降。

雖然企業培訓需求一直很旺盛,但有效需求卻很有限,真正通過市場配置完成的培訓效果仍然差強人意,培訓產生的價值仍然得不到企業的充分重視。因此,企業培訓市場面臨的關鍵問題並不在與需求側,而在於供給側的結構調整

需要指出的是,企業培訓供給側並非只是我們常說的乙方培訓供應商,從培訓價值鏈分析(如下圖),所有為培訓活動提供支持的利益相關方,均可視為供給側。因此企業培訓供給側,不僅包括外部的培訓供應商,還應包括企業人力資源和培訓部門
 

要想探索培訓供給側的結構調整,先要對需求側進行分析。當前,隨著企業轉型的壓力和移動互聯網的應用,企業培訓需求側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其中以下三點是當前培訓市場新的變化趨勢:

外部環境:互聯網 + 培訓 = 社群學習

2015 年最熱門的詞彙莫過於“互聯網 + ”,各行各業都開始了“互聯網 + ”的轉型。對於企業培訓行業來說,“互聯網 + ”也正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培訓行業的發展方向。當培訓遇上“互聯網 + ”之後,帶來的不僅是學習技術的變革,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培訓的方式,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互聯網 + 培訓”帶來的變化,“社群學習”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社群學習指由一群志同道合,持有共同的信念、價值、目標或願景的學習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激發群體智慧,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模式。社群學模式體現了互聯網思維中讓用戶產生內容,讓用戶擁有參與感、成就感和歸屬感,從而極大的激發學習者的興趣,提升學習效果。

我們會發現,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廣泛應用,各種專業學習社群紛紛湧現。即使在企業組織的正式培訓中,學員們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建立一個微信群,訓前了解培訓安排,訓後強化輔導,加深情誼,可以預測,社群學習將成為將來的一種新常態,這種變化無形中也會給培訓供給側帶來諸多機遇與挑戰。

內部職能:企業培訓將向組織與人才發展轉型

當今,企業人才爭奪戰越來越劇烈,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和復雜多變的VUCA 環境中,企業更需要加快人才發展和組織能力建設的步伐。企業真正需要的不是培訓本身,而是需要符合企業發展的人才。需要通過人才發展推動組織發展,實現戰略目標。培訓只是手段,發展才是目的。

傳統的培訓管理是針對員工採用各種方式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和訓練;人才發展是綜合運用培訓與發展、組織發展和職業發展等手段來提升個人和組織效能。可見,傳統的培訓管理主要滿足員工成長需求,是偏向於執行層面的工作。而人才發展主要從組織需求出發,系統規劃人才發展戰略。傳統的培訓管理工作已很難滿足企業對人才培養的期待,推動培訓管理向人才發展轉型勢在必行。


培訓運營:知識共享更便捷,學習成本更低廉

專業知識傳播和組織經驗傳承是企業培訓的重要職能。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應用、在線學習平台的湧現和各種學習技術的革新,知識和經驗的共享已經變得非常便捷且高效,互聯網讓在線學習更具開放性、共享性、即時性、交互性和現場感。

在線學習平台、學習工具讓任何想要學習知識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課程;而任何在某領域有一定特長的人,都可以通過在線開設課程,傳播知識,獲取收益。微信群分享讓知識和經驗交流更頻繁,更密切;社群小助手更是讓微信群輕鬆實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的語音直播。

不僅是線上知識共享更便捷,線下活動組織也日益頻繁,各種論壇活動絡繹不絕。面向企業家的私董會、面向創業者的創客訓練營、各種專業社群組織的社群活動以及各種行業組織、媒體平台組織的會議論壇,讓學習者擁有更多知識和經驗交流的機會。這些活動不僅專業性更強,而且成本更低,甚至大部分活動還是免費的。即使是傳統公開課,通過眾籌模式、體驗課模式讓原本定價數千元的課程,也只需花上幾百元,甚至更低的成本即可學習大量精品課程。

除了 ​​以上三方面變化趨勢外,當前培訓市場需求側還呈現出轉型變革對人才培訓更重視、培訓部門專業化程度更高、培訓預算控制更嚴等特點。藉此我們可以根據以上變化趨勢對培訓供給側進行 SWOT 分析(如下圖):
 

總體看來,培訓供給側的優勢和劣勢都很明顯,主要優勢表現為專業服務能力得到提升,已經得到部分客戶和用戶認可,並取得一定品牌效應;劣勢主要表現為缺少核心產品,產品整合營銷能力不足和內部運營成本上升

在經濟下行壓力明顯的形勢下,企業培訓市場既面臨挑戰,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如何從供給側對企業培訓市場進行結構調整,具體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培育新主體:企業大學應提供人才發展解決方案

傳統培訓部門的職責是根據公司的總體戰略建立和完善培訓體系,制訂、組織、落實企業培訓計劃等,這樣的定位往往讓培訓部門限於培訓事務性角色。而近年來興起的企業大學建設熱潮,雖然讓培訓職能定位延伸到業務夥伴、變革推動和業績改善等角色,但真正能體現這些功能的企業大學鳳毛麟角,大部分企業大學看來很美,但其價值離預期相差甚遠,以致於這股熱潮在2015 年有快速減退的趨勢。

問題出現在哪裡呢?我們可以發現,很多企業大學往往獨立於人力資源部,雖然在職能上得到重視,但培訓的真實需求往往是由組織發展和人才發展的需求決定的,缺少人力資源整體規劃的企業大學只能在專業上精進,而往往容易游離於組織與業務發展之外。

因此,企業大學應該主動融入人力資源規劃體系,緊貼業務,為組織提供人才發展解決方案。將人才發展與組織效能對接,組織發展和人才標準建立和完善人才發展體系,促進人才評價與組織診斷,開展人才盤點與繼任規劃,實施人才培養與學習轉化。

目前,企業人才發展解決方案往往依托外部諮詢公司,但實踐表明,外部諮詢公司對企業發展的真實情況並不了解,成本也較高。而目前很多企業大學已經擁有人才、專業方面的優勢,最關鍵的是對企業有深入了解,制定和推動人才發展解決方案都有明顯優勢,這將是企業大學發展的下一步突破口。


加強有效供給:專業培訓機構應著力優質產品研發

目前國內企業培訓市場面臨的問題並非簡單的需求問題:一方面業務部門認為人才得不到有效培養,另一方面培訓部門認為培訓得不到有效支持;一方面國內培訓機構面臨困境,另一方面國外版權課程紛紛湧進;一方面通用管理課程價格再低也少有問津,另一方面企業總是抱怨花高價也難以找到合適的精品課程。

可以看出,企業培訓並不是缺少市場,而是我們給市場提供的產品結構不合理,專業的培訓機構應把精力、財力放到產品研發、師資隊伍建設和服務上,只有為客戶提供更多更適合的、高質量的產品,讓自己的品牌美譽度有個實實在在的提升,企業培訓市場上有更多樣、更豐富的培訓服務產品讓企業選擇,我國企業培訓市場才能獲得健康、持續發展。

哪些服務產品會受到企業青睞呢?一是緊貼業務提陞技能的專業課程,這些課程個性化強、實用性高,最好是由培訓部門主導開發,也可由外部專業課程開發機構輔助開發;二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工具平台,特別是基於互聯網技術、引導技術的產品服務;三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精品課程,這些課程要求內容結構嚴謹、案例經典豐富、現場互動效果強、訓前訓後支持力度大,需要專業團隊打磨開發,這將成為專業培訓供應商保持市場競爭的核心優勢。


創新運營模式:加快產業融合,構建學習生態圈

長期以來,培訓市場的運營模式比較簡單,內部管理機制比較落後,以致形成“小、散、亂、弱”的行業格局,即規模小、資源散、市場亂、產品弱。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除了需求側的個性化、專業化因素外,主要還是供給側的要素投入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為:缺乏專業人才、資源集中在個體、研發創新不足、市場投入不足、沒有資本介入等。

從當前行業發展態勢來看,互聯網將給企業培訓市場帶來新的機遇,並將驅動培訓運營模式創新,其顯著特點就是互聯網將加快產業融合,加強培訓價值鏈利益相關者的連接,形成價值共創共享的學習生態圈(如圖)。
在學習生態圈理念中,培訓市場應以企業用戶(學習者)為中心,加強學習管理者、直線經理、培訓供應商、平台服務商和講師顧問之間的連接,通過用戶體驗、社群運營、整合營銷等方式,促進資源共享、需求開發和產品迭代,最終產生商業價值

學習生態圈的構建不僅有利於增強產品與用戶的粘性,促進學習產品的迭代開發,提升學習者的體驗感、參與感;而且有利於培訓供給側的融合發展,促進產品供應、渠道建設、平台服務的合作,形成利益共同體。

產品的整合營銷和用戶的社群運營將學習生態圈構建過程中的最大挑戰目前培訓產品營銷主要採用傳統的關係營銷、郵件營銷、電話營銷等,而在互聯網時代,更強調產品的體驗營銷和口碑營銷,如何通過社會化媒體傳播、產品體驗設計、用戶粉絲經營開展整合營銷將是未來企業培訓供應商重要的競爭力。

2016 年企業培訓市場面臨的壓力也許會更大,培訓行業或將開始新一輪的洗牌,資本市場業也開始關注企業級服務市場,跨界打劫未必不可能。無論是培訓供應商,還是企業培訓部門,唯有主動變革創新,才能融入發展潮流,創造真正的價值。

作者:熊俊彬(CSTD中國人才發展社群創始人)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9十大趨勢值得關注

1:“知識萃取”成為新的熱門話題 在移動互聯和知識付費時代,外部知識、大咖知識已經不再稀缺,而真正稀缺的是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技能,但這些知識在組織內部一直大量存在,那就是業務專家多年實踐中沉澱的隱性經驗。 這就是為什麼這兩年知識萃取和微課開發火起來的原因。 知識萃取本不是新鮮話題,因為在課程開發中最需要解決的就是知識萃取問題,是我們做課程開發的老師的必備技能。在知識萃取時,最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將業務專家的隱性經驗挖掘出來而不僅僅是萃取問題。 2:“訓戰結合”成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相馬不如賽馬”的用人理念一度流行,在互聯網領域也存在通過競爭機制來激發員工鬥志並以此來選人的方法。在培訓中,採取“訓戰結合”的方法同樣可以極大激發學員的參與度,提升人才培養效果。簡單來看,在線學習中的遊戲化設計就是訓戰結合模式,通過模擬和PK方法讓學員樂在其中。也有真槍實彈”的案例,比如阿里巴巴的三板斧培訓班,每天都會淘汰學員,給學員帶來的壓力可想而知。 3:項目製成為人才培養的基本模式 傳統的培訓項目基本就是課程拼盤,培養領導力就找一些好的領導力課程拼一下,如果課程太多就分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包裝一個動聽的名字,而本質上看還是課程拼盤。而隨著培訓成熟度日益提升,培訓經理對於學習項目的認知不斷升級。 當前企業裡的學習項目,以真實的業務問題為出發點,設計整體解決方案,注重在運營中提升轉化度,在培訓後有相應的跟踪和輔導措施,項目評估注重與業務的相關度,以及轉化成有形的成果。這些項目的設計考驗培訓管理者的診斷能力、設計能力、運營能力,考驗業務思維和系統思維。 在這些項目中,培訓課程僅僅是要素之一,培訓管理者們通常需要融合線上學習、社群分享、在職訓練、導師輔導等多元化方式,以最有效的方式來幫助業務解決問題並達成結果。 4:移動學習平台將發揮更為綜合的價值 有點規模的公司都已經或正在著手引進移動學習平台。移動學習平台比其老大哥elearning平台更為有優勢。在電腦時代,一門在線課程動輒45分鐘以上,培訓部門要求員工在下班後佔用娛樂休閒時間來學習,確實是逆荷爾蒙。 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成為人身體的延伸,大量需要線下完成的工作開始往手機上遷移,聽課這個看似需要一本正經正襟危坐的事,完全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上網來實現。尤其是對於未來的互聯網原住民來說,他們能夠通過網絡來解決的問題可能就不會通過線下

讓企業員工在賺錢時,也能時時學習的雲端服務方案

Innomobile企業智慧雲端服務專注於企業O2O 知識營銷 X 社群支持 X 全方位學習,讓企業實現Learning While Earning的理想,而且彈性的計費方式,更是面面俱到為荷包著想!  1. O2O 知識營銷: 營造知識觸手可及的便利,讓客戶/學習者自然而然接觸,了解,吸收欲傳達的知識! 以Smart Handbook快速轉換企業智慧成為O2O 智能手冊,縮短與顧客距離,運用於工作支援、輔銷、教育訓練、售後服務、體驗零售、及型錄行銷等。完整的掃描分析報告,更是企業下一步行動的最佳指引。 Smart Handbook 榮獲 107年 資訊月百大創新產品獎!!! ( 細節說明 )  2. 社群支持 : 透過Social機制搭配主流社交工具如Line、WeChat 、FB的深度整合,能促動員工主動分享知識,讓顧客主動加入會員,增加老顧客持續與公司互動的意願,發揮知識就是力量的綜效。 3.全方位學習 :  如何透過系統化的機制推動70-20-10的全方位學習(Holistic Learning)機會給員工,成為企業提升成長的重要策略。也就是說企業想要做得更好,不能僅僅注重商業結果,而是要不斷培育和發展知識型員工,尤其是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中,這才是解決危機的最好辦法。 全方位學習是基於新的學習科技與行動技術,提供全方位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學習服務,能提供使用者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點,使用任何載具,採用任何學習方式,閱讀任何形式的教材媒體,並分享到任何形式的社群工具。 企業可藉由導入與世界趨勢並駕齊驅的觀念的服務,翻轉知識的應用,創造企業的獨家競爭力! 雲端客戶名單參考: 東捷科技、久年營造、技嘉科技、工研院、台全電機、冠捷集團、鼎新電腦、三福化工、GOGORO、互動國際、晶華酒店、龍巖、漢來美食、鼎文、南良集團中良工業、TVBS、全球人壽、野村證劵、群益金鼎證劵、SHOKAY、中信房屋,HITACHI、泰和碩藥品、金旭資訊、磐石保經,合作金庫人壽,鼎新電腦,上海巨亮、OPA.. 如果您欲了解更多有關於雲端方案的細節,請立即連絡我們sales@learningdigital.com 或 02-2356-3000 分機162 Candy。 方案網址: https://www.hcm.learningdigital.com/cloud

ATD2014培訓行業報告最新數據分析

原文連結 人才發展協會 (ATD) 的《行業現狀報告》(State of the Industry Report) 描繪了穩定且持久的行業藍圖。由 340 家不同規模、不同行業和不同地域的組織組成的多樣化小組提交了其即將列入 2014 年報告的 2013 年培訓和發展效益與支出數據,此活動由 Skillsoft 和 Ken Blanchard Companies 發起。 2013 年,組織平均為每位員工支出 1208 美元的培訓和發展費用。這比去年增加了 1%(即為每位員工多支出 13 美元)。每位員工的學習時數也從 30.3 小時略增加至 31.5 小時。 全球發展 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版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 2014 年 4 月刊報道稱全球活動正在加強並預言其會在 2014 年至 2015 年進一步改善。IMF 表示:“全球發展曾在 2013 年下半年加快速度,平均增速為 3.33%,這較之前六個月 2.33% 的增速有了顯著提高。”但是,先進市場中的低通貨膨脹率是實現持續發展和復蘇展望的過程中令人擔憂的問題。在先進市場中,2013 年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約為 1.5%;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通貨膨脹率約為 6%。 《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 中報告的數據支持如下結論:與前幾年相比,組織的培訓和發展投資保持在一個健康的水平上。在通貨膨脹率較低且經濟穩定的情況下,組織持續對其人才發展進行投資。 直接學習支出 一般來說,每位員工的直接學習支出為 1208 美元(參見下方的圖 1)。但是,對組織而言,有多個因素影響這一數據。組織的規模和所在行業是兩個重要影響因素。2013 年,員工不足 500 人的小型組織平均為每位員工支出 1888 美元,擁有 500 - 9999 名員工的中型組織支出 838 美元,這也正是員工人數超過 10000 的大型組織所支出的金額。 ATD2014培訓行業報告最新數據分析 (圖1人均直接學習支出) 但是,中型和大型組織為每位員工支出的金額並非始終相同。通常,大型組織的支出相對較少。它們擁有大量直接學習支出預算,但因將發展並維持培訓的費用分攤至更多員工,所以通常為每位員工支出的費用相對較少。 同時,還值得一提的是此報告中的大型組織員工比中型組織中員工擁有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