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企業人才流失率高?!看穿6大根源 | 一針見血 by Knovia

聯想集團總裁柳傳誌曾說過:“人才是利潤最高的商品,能夠經營好人才的企業才是最終的大贏家。”

所以說,企業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多變的市場環境下,企業間的人才硝煙戰讓職場精英們不斷面臨外界高薪高職位的誘惑,因此如何留住核心人才也成了當下許多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然而,對於僅僅是加薪這種粗放型的留人方式,似乎已經越來越受爭議。回歸職場,越來越多的90後逐漸成長為職場新生代力量,其中並不乏優秀的佼佼者。

因此,要想留住企業人才不僅需要“與時俱進”了解新一代的職場觀,還應建立在新理念的基礎上,靠事業留人、靠企業文化留人、靠職業生涯管理留人、靠優厚待遇留人,以及給優秀者、有潛能的人才創造適合其發展的優良環境和職業增速平台。

這樣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又能夠最大限度降低人力成本。但,僅僅靠這些就夠了嗎?knovia分析了當今企業人才流失的根源,從人力資源管理為突破口剖析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價值。



企業人才流失六大主因

1、缺乏人力資源戰略規劃

中國商人向來推崇短期的經濟效應,人力資源部不受重視,更多的被認為是企業的後端部門,因此大多數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只能被動滿足企業人才所需,無法根據企業總體發展戰略對企業的人力資源需求進行適當預測及評估,也就難以為企業的後續發展提 ​​供及時、高效的人力資源需求服務。閱讀原文:詳細參見knovia人才管理系統



2 、培訓機制不健全


目前許多企業還沒有完全意識到人員培訓是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往往把培訓資金作為企業的成本而非長遠投資,用於員工培訓經費少,少數企業甚至根本就沒有培訓費。

另一方面,培訓機制不健全。沒有培訓規劃人員,沒有一個完整全面的培訓規劃,或者培訓課程設置不合理、忽視基層人員等,表現出明顯的被動性、臨時性和片面性、缺乏系統性、科學性和前瞻性。

最後,培訓過程沒有採取相應的監督、考核等管理措施,難以達到培訓預期效果。



3 、人員招聘選拔機制不科學


人員招聘本身應具有明顯的計劃性、程序性和科學性。企業沒有詳盡周密的招聘計劃,招聘往往呈現“現用現招”的特點,費時費力。

在招聘時,僅憑面試官所謂的看人經驗、重學歷不重能力、重言談不重實際、較少考慮應聘者的動機、態度和對組織文化認可程度,導致企業招聘成本高,又難以招到企業所需的滿意人才。下期內容:企業招聘,究竟難在何處?
4、忽視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機制


員工產生績效,企業單一地以增加報酬激勵員工工作熱情,無法按照科學的理論分析工具分析不同員工的不同需求,忽視非物質的激勵方式如理想激勵、目標激勵、榜樣激勵和自我實現激勵等,忽視良好的企業組織環境培育,企業缺乏凝聚力、員工缺乏歸屬感,最終影響員工士氣及歸屬感。



5 、缺乏對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管理


目前,大多數企業還沒有對員工個人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思想,沒有將人才職業生涯規劃納入企業人才管理,也沒有認識到人才職業生涯管理的投資價值,使得員工晉升難、發展空間小,直接導致員工缺乏學習動力,扼殺了員工的潛質,又使企業的整體素質難以提高。 



6 、企業文化建設滯後


我國企業文化建設意識還很淡薄,未把企業文化的建設納入人力資源管理,使企業文化在一個企業中所具有的動力功能、導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勵功能、約束功能、振興功能、協調功能和輻射功能沒有被很好地挖掘出來。



培訓與人才管理系統



現今已是全球化競爭的市場環境,原地踏步、不進則退,企業面臨的不僅是外部的行業競爭壓力,同樣也有來自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壓力。

在培訓與管理人才的過程中,企業的人才庫往往能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一套完整的培訓及人才管理綜合系統,可助推企業管理團隊實現培訓流程及人才信息化管理,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

當企業具備了一套人才信息化管理系統,除了幫助企業員工完成培訓課程實現自我升級,還要關注人才所具備的能力素質如知識技能、內驅力、員工職業生涯發展、關鍵人才的甄選發展與使用。

在此基礎上,進行6大模塊的深耕:專業崗位管理(Professional)、個人發展管理(IDP)、勝任力評估管理(Competency)、績效考核管理(Performance)、培訓管理(Training)、人才庫管理(Talent),最終達到企業建立所需的人才庫。

正如knovia旗下的Orca HCM培訓與人才管理系統:
Orca HCM (Human Capital Management )是一套完整的培訓及人才綜合管理系統,助推企業實現內部培訓流程及人才信息化管理,系統關注人才所具備的能力素質,幫企業建立人才庫。



系統6大優勢特點


培訓流程管理信息化>>
——培訓管理模塊嚴格按照企業培訓項目的實施流程設計,涵蓋員工培訓的各個環​​節,用信息化方式有效管理企業培訓的各種線上線下資源,降低企業培訓成本。

企業人才管理信息化>>
——各系統模塊設計及導入,遵循企業人才培訓與發展的階段性規律,通過循序漸進的導入步驟,有效協助企業實現人才管理的系統化與信息化。

協助企業建立培訓標準SOP>>
——通過各系統模塊有步驟有計劃的導入與應用,按照各行業的培訓標準,有效協助企業建立系統化的培訓管理制度。

實現培訓資源管理信息化>>
——通過培訓管理模組,有效實現企業各類培訓資源的信息化管理。

幫助企業省時省錢省人力>>
——系統涵蓋企業人才培訓與發展的六大基本要素,協助企業優化人才發展體系,確保人才管理的科學理念在企業內部的落地與實施。

把人才發展的科學理念變為實踐>>
——信息化系統管理工具的導入與應用,能夠協助企業合理配置培訓資源,縮短培訓項目的準備週期,有效降低培訓管理成本。




因此,結合企業發展實際,採取積極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以優秀的人力資源配置為企業發展服務,防止人員流失,企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文章來源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9十大趨勢值得關注

1:“知識萃取”成為新的熱門話題 在移動互聯和知識付費時代,外部知識、大咖知識已經不再稀缺,而真正稀缺的是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技能,但這些知識在組織內部一直大量存在,那就是業務專家多年實踐中沉澱的隱性經驗。 這就是為什麼這兩年知識萃取和微課開發火起來的原因。 知識萃取本不是新鮮話題,因為在課程開發中最需要解決的就是知識萃取問題,是我們做課程開發的老師的必備技能。在知識萃取時,最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將業務專家的隱性經驗挖掘出來而不僅僅是萃取問題。 2:“訓戰結合”成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相馬不如賽馬”的用人理念一度流行,在互聯網領域也存在通過競爭機制來激發員工鬥志並以此來選人的方法。在培訓中,採取“訓戰結合”的方法同樣可以極大激發學員的參與度,提升人才培養效果。簡單來看,在線學習中的遊戲化設計就是訓戰結合模式,通過模擬和PK方法讓學員樂在其中。也有真槍實彈”的案例,比如阿里巴巴的三板斧培訓班,每天都會淘汰學員,給學員帶來的壓力可想而知。 3:項目製成為人才培養的基本模式 傳統的培訓項目基本就是課程拼盤,培養領導力就找一些好的領導力課程拼一下,如果課程太多就分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包裝一個動聽的名字,而本質上看還是課程拼盤。而隨著培訓成熟度日益提升,培訓經理對於學習項目的認知不斷升級。 當前企業裡的學習項目,以真實的業務問題為出發點,設計整體解決方案,注重在運營中提升轉化度,在培訓後有相應的跟踪和輔導措施,項目評估注重與業務的相關度,以及轉化成有形的成果。這些項目的設計考驗培訓管理者的診斷能力、設計能力、運營能力,考驗業務思維和系統思維。 在這些項目中,培訓課程僅僅是要素之一,培訓管理者們通常需要融合線上學習、社群分享、在職訓練、導師輔導等多元化方式,以最有效的方式來幫助業務解決問題並達成結果。 4:移動學習平台將發揮更為綜合的價值 有點規模的公司都已經或正在著手引進移動學習平台。移動學習平台比其老大哥elearning平台更為有優勢。在電腦時代,一門在線課程動輒45分鐘以上,培訓部門要求員工在下班後佔用娛樂休閒時間來學習,確實是逆荷爾蒙。 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成為人身體的延伸,大量需要線下完成的工作開始往手機上遷移,聽課這個看似需要一本正經正襟危坐的事,完全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上網來實現。尤其是對於未來的互聯網原住民來說,他們能夠通過網絡來解決的問題可能就不會通過線下

讓企業員工在賺錢時,也能時時學習的雲端服務方案

Innomobile企業智慧雲端服務專注於企業O2O 知識營銷 X 社群支持 X 全方位學習,讓企業實現Learning While Earning的理想,而且彈性的計費方式,更是面面俱到為荷包著想!  1. O2O 知識營銷: 營造知識觸手可及的便利,讓客戶/學習者自然而然接觸,了解,吸收欲傳達的知識! 以Smart Handbook快速轉換企業智慧成為O2O 智能手冊,縮短與顧客距離,運用於工作支援、輔銷、教育訓練、售後服務、體驗零售、及型錄行銷等。完整的掃描分析報告,更是企業下一步行動的最佳指引。 Smart Handbook 榮獲 107年 資訊月百大創新產品獎!!! ( 細節說明 )  2. 社群支持 : 透過Social機制搭配主流社交工具如Line、WeChat 、FB的深度整合,能促動員工主動分享知識,讓顧客主動加入會員,增加老顧客持續與公司互動的意願,發揮知識就是力量的綜效。 3.全方位學習 :  如何透過系統化的機制推動70-20-10的全方位學習(Holistic Learning)機會給員工,成為企業提升成長的重要策略。也就是說企業想要做得更好,不能僅僅注重商業結果,而是要不斷培育和發展知識型員工,尤其是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中,這才是解決危機的最好辦法。 全方位學習是基於新的學習科技與行動技術,提供全方位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學習服務,能提供使用者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點,使用任何載具,採用任何學習方式,閱讀任何形式的教材媒體,並分享到任何形式的社群工具。 企業可藉由導入與世界趨勢並駕齊驅的觀念的服務,翻轉知識的應用,創造企業的獨家競爭力! 雲端客戶名單參考: 東捷科技、久年營造、技嘉科技、工研院、台全電機、冠捷集團、鼎新電腦、三福化工、GOGORO、互動國際、晶華酒店、龍巖、漢來美食、鼎文、南良集團中良工業、TVBS、全球人壽、野村證劵、群益金鼎證劵、SHOKAY、中信房屋,HITACHI、泰和碩藥品、金旭資訊、磐石保經,合作金庫人壽,鼎新電腦,上海巨亮、OPA.. 如果您欲了解更多有關於雲端方案的細節,請立即連絡我們sales@learningdigital.com 或 02-2356-3000 分機162 Candy。 方案網址: https://www.hcm.learningdigital.com/cloud

ATD2014培訓行業報告最新數據分析

原文連結 人才發展協會 (ATD) 的《行業現狀報告》(State of the Industry Report) 描繪了穩定且持久的行業藍圖。由 340 家不同規模、不同行業和不同地域的組織組成的多樣化小組提交了其即將列入 2014 年報告的 2013 年培訓和發展效益與支出數據,此活動由 Skillsoft 和 Ken Blanchard Companies 發起。 2013 年,組織平均為每位員工支出 1208 美元的培訓和發展費用。這比去年增加了 1%(即為每位員工多支出 13 美元)。每位員工的學習時數也從 30.3 小時略增加至 31.5 小時。 全球發展 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版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 2014 年 4 月刊報道稱全球活動正在加強並預言其會在 2014 年至 2015 年進一步改善。IMF 表示:“全球發展曾在 2013 年下半年加快速度,平均增速為 3.33%,這較之前六個月 2.33% 的增速有了顯著提高。”但是,先進市場中的低通貨膨脹率是實現持續發展和復蘇展望的過程中令人擔憂的問題。在先進市場中,2013 年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約為 1.5%;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通貨膨脹率約為 6%。 《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 中報告的數據支持如下結論:與前幾年相比,組織的培訓和發展投資保持在一個健康的水平上。在通貨膨脹率較低且經濟穩定的情況下,組織持續對其人才發展進行投資。 直接學習支出 一般來說,每位員工的直接學習支出為 1208 美元(參見下方的圖 1)。但是,對組織而言,有多個因素影響這一數據。組織的規模和所在行業是兩個重要影響因素。2013 年,員工不足 500 人的小型組織平均為每位員工支出 1888 美元,擁有 500 - 9999 名員工的中型組織支出 838 美元,這也正是員工人數超過 10000 的大型組織所支出的金額。 ATD2014培訓行業報告最新數據分析 (圖1人均直接學習支出) 但是,中型和大型組織為每位員工支出的金額並非始終相同。通常,大型組織的支出相對較少。它們擁有大量直接學習支出預算,但因將發展並維持培訓的費用分攤至更多員工,所以通常為每位員工支出的費用相對較少。 同時,還值得一提的是此報告中的大型組織員工比中型組織中員工擁有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