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
1、這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
對於從事培訓的人來說,現在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為什麼這麼說呢?
過去在從事培訓主要的干預手段(Intervention), 是透過面授培訓,隨著社會化媒體、移動設備、遊戲與大數據等技術與學習的快速融合發展,現在能用的方法與手段已經比過往增加許多,對從事培訓的人來說,變革是避免不了的,因為傳統的培訓方式已經明顯不足以滿足互聯網時代下學習者需求,以往那種低頭緊盯著某個培訓項目設計與實施的思維已經行不通了。如果培訓還停留在不斷開課,每到年終做總結時,能提出的貢獻停留在人均培訓時長、天數、課程數或平均培訓滿意度,那現在便是最壞的時代。
相反地,如果能善用學習技術,這便是最好的時代。但學習技術變化非常快,該怎麼做才能不陷入流行什麼,就做什麼呢的跟風主義?或者如何跳脫實施單個學習技術項目的挶限,有序漸進,做好體系建設,發揮全局的影響?
要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回歸到基本,明確學習技術能夠為企業帶來的價值創造與應用重點,並能以終為始,了解自身所處的發展階段,便可以配合企業戰略,制定合適的發展路徑。
那到底企業技術應用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呢?
回看2013年我在一份企業eLearning應用研究報告裡寫的部分關鍵發現,其實就有相關線索:
2、學習生態圈的發展:
多數企業開始實施e-Learning時是為了滿足正式學習中在線課程播放、在線考試及培訓信息化管理的需求,而在應用成熟後開始往輔助人才與績效管理以及非正式學習的應用做拓展,之後開始跨出以人力資源部門為主的應用,開始與其它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結合。我們觀察到有越來越多企業的在線學習應用已經形成結合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的生態圈,並且跨出以知識移轉與能力建設為主的人力資源部門的應用,與其它業務部門的流程結合,以即學即用的績效輔助或者工作支援型態存在。因為不是以學習項目的形式存在,而是與業務工作流程結合,因此這種結合緊密結合業務的學習生態圈能在企業內部持續發展。
3、智慧學習的元年:
2013年,發表SCORM標准的組織ADL發布了新的學習技術標准 xAPI(Experience API學習體驗應用程序接口),打破了過去學習記錄以課程閱讀相關記錄為主的模式,可以記錄不同的學習行為,將記錄儲存在可獨立存在於學習平台之外的學習記錄庫LRS(Learning Record Store),讓我們對學習記錄的應用,可以由單純記錄轉向學習行為的預測或學習資源的智能化推薦。這項標准雖然在國內還屬於早期概念推廣的階段,但是在國際,已經有許多供應商開始采用這個標准,也有以學習數據分析為主的服務商開始出現,就像十幾年前SCORM對e-Learning產業的深遠影響,xAPI能夠開啟行業對學習大數據的應用,對未來的產業有長遠的影響,也可以說2013年是智慧學習的元年。
這兩點結合起來就是智能學習生態圈, 也是我認為企業學習技術應用與學習發展部門應該有的終極目標。
奧地利地質學家休斯(E.Suess)在1875年首次提出生物圈的概念, 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動的領域及其居住環境的整體。其中包含了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轉化者(微生物)的三級結構,能量與物質在其中演變為自我循環的完整回路,形成動態平衡的生態系統。
4、什麼是學習生態圈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理清培訓、學習與工作間的關系。
如下圖所示,從過程來看,培訓是學習的一部分,而學習是工作的一部分, 培訓與學習是過程,是完成工作不可或缺的部份。
企業學習技術應用的終極目標: 智能學習生態圈
圖: 培訓、學習與工作的關系
以場域來看,培訓與學習發生在學習場域裡,工作任務的執行發生在工作場域裡。學習場域與工作場域之間有交集,但並不完全重疊,而這兩者也是生態圈裡的重要組成。
從目的來看,培訓與學習是幫助學習者在工作過程中解決問題、完成任務、提升工作成效的手段。培訓與學習是提升工作成效過程中的方法之一,僅關心過程並不夠,以終為始的關注在工作流程中如何幫助問題解決與任務達成,才是重要的。
從人的角度來看,學習場域裡主要以學習者(Learner)為中心,在工作場域裡則主要以工作執行者(Performer)為中心。在過去培訓工作中, 關注的焦點已經從以講師(Instructor)為中心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了。如果關注的是工作成效的提升,則必須從以學習者中心轉向以工作執行者為中心,以終為始的思考培訓與學習發展活動如何能助力工作執行者提升工作成效。
這種關注焦點的轉換,也代表價值創造的改變,因為光培訓已經不夠了,企業要的是如何提升工作成效,因此,我們必須從過去在學習場域裡做不同的培訓、學習項目,轉變到在工作場域中提升工作成效。要達成這個目的,就必須跳出以學習場域為主的思考模式,結合工作場域的需求,建立全局觀,將兩者視為整體的生態圈來思考,建設健康的生態圈環境,將培訓、學習資源用在工作過程中,幫助員工提升工作成效,形成良性循環。
1、這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
對於從事培訓的人來說,現在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為什麼這麼說呢?
過去在從事培訓主要的干預手段(Intervention), 是透過面授培訓,隨著社會化媒體、移動設備、遊戲與大數據等技術與學習的快速融合發展,現在能用的方法與手段已經比過往增加許多,對從事培訓的人來說,變革是避免不了的,因為傳統的培訓方式已經明顯不足以滿足互聯網時代下學習者需求,以往那種低頭緊盯著某個培訓項目設計與實施的思維已經行不通了。如果培訓還停留在不斷開課,每到年終做總結時,能提出的貢獻停留在人均培訓時長、天數、課程數或平均培訓滿意度,那現在便是最壞的時代。
相反地,如果能善用學習技術,這便是最好的時代。但學習技術變化非常快,該怎麼做才能不陷入流行什麼,就做什麼呢的跟風主義?或者如何跳脫實施單個學習技術項目的挶限,有序漸進,做好體系建設,發揮全局的影響?
要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回歸到基本,明確學習技術能夠為企業帶來的價值創造與應用重點,並能以終為始,了解自身所處的發展階段,便可以配合企業戰略,制定合適的發展路徑。
那到底企業技術應用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呢?
回看2013年我在一份企業eLearning應用研究報告裡寫的部分關鍵發現,其實就有相關線索:
2、學習生態圈的發展:
多數企業開始實施e-Learning時是為了滿足正式學習中在線課程播放、在線考試及培訓信息化管理的需求,而在應用成熟後開始往輔助人才與績效管理以及非正式學習的應用做拓展,之後開始跨出以人力資源部門為主的應用,開始與其它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結合。我們觀察到有越來越多企業的在線學習應用已經形成結合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的生態圈,並且跨出以知識移轉與能力建設為主的人力資源部門的應用,與其它業務部門的流程結合,以即學即用的績效輔助或者工作支援型態存在。因為不是以學習項目的形式存在,而是與業務工作流程結合,因此這種結合緊密結合業務的學習生態圈能在企業內部持續發展。
3、智慧學習的元年:
2013年,發表SCORM標准的組織ADL發布了新的學習技術標准 xAPI(Experience API學習體驗應用程序接口),打破了過去學習記錄以課程閱讀相關記錄為主的模式,可以記錄不同的學習行為,將記錄儲存在可獨立存在於學習平台之外的學習記錄庫LRS(Learning Record Store),讓我們對學習記錄的應用,可以由單純記錄轉向學習行為的預測或學習資源的智能化推薦。這項標准雖然在國內還屬於早期概念推廣的階段,但是在國際,已經有許多供應商開始采用這個標准,也有以學習數據分析為主的服務商開始出現,就像十幾年前SCORM對e-Learning產業的深遠影響,xAPI能夠開啟行業對學習大數據的應用,對未來的產業有長遠的影響,也可以說2013年是智慧學習的元年。
這兩點結合起來就是智能學習生態圈, 也是我認為企業學習技術應用與學習發展部門應該有的終極目標。
奧地利地質學家休斯(E.Suess)在1875年首次提出生物圈的概念, 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動的領域及其居住環境的整體。其中包含了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轉化者(微生物)的三級結構,能量與物質在其中演變為自我循環的完整回路,形成動態平衡的生態系統。
4、什麼是學習生態圈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理清培訓、學習與工作間的關系。
如下圖所示,從過程來看,培訓是學習的一部分,而學習是工作的一部分, 培訓與學習是過程,是完成工作不可或缺的部份。
企業學習技術應用的終極目標: 智能學習生態圈
圖: 培訓、學習與工作的關系
以場域來看,培訓與學習發生在學習場域裡,工作任務的執行發生在工作場域裡。學習場域與工作場域之間有交集,但並不完全重疊,而這兩者也是生態圈裡的重要組成。
從目的來看,培訓與學習是幫助學習者在工作過程中解決問題、完成任務、提升工作成效的手段。培訓與學習是提升工作成效過程中的方法之一,僅關心過程並不夠,以終為始的關注在工作流程中如何幫助問題解決與任務達成,才是重要的。
從人的角度來看,學習場域裡主要以學習者(Learner)為中心,在工作場域裡則主要以工作執行者(Performer)為中心。在過去培訓工作中, 關注的焦點已經從以講師(Instructor)為中心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了。如果關注的是工作成效的提升,則必須從以學習者中心轉向以工作執行者為中心,以終為始的思考培訓與學習發展活動如何能助力工作執行者提升工作成效。
這種關注焦點的轉換,也代表價值創造的改變,因為光培訓已經不夠了,企業要的是如何提升工作成效,因此,我們必須從過去在學習場域裡做不同的培訓、學習項目,轉變到在工作場域中提升工作成效。要達成這個目的,就必須跳出以學習場域為主的思考模式,結合工作場域的需求,建立全局觀,將兩者視為整體的生態圈來思考,建設健康的生態圈環境,將培訓、學習資源用在工作過程中,幫助員工提升工作成效,形成良性循環。
留言
張貼留言